《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第4课时)-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
首页>教学经验>心得交流>《万以内数...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第4课时)

2015-03-02

主题图呈现了雄伟的南京长江大桥图及相关数据,让学生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产生认识万以内数的需要,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例5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以小方块为素材让学生一千一千地数;第二个层次以计数器为素材一千一千地数。由此进一步体会十进制计数原理,理解10个一千是一万,从而认识计数单位“万”。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用小方块和计数器两种素材数数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计数器(齐性、逻辑结构化的学具)比小方块(齐性、直观结构化的学具)更抽象些,也更能看出千位、万位上数的意义,从而更有利于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这样安排,体现了知识逐步抽象、概括的过程。

整理数位顺序表的活动,进一步明确数位顺序,理解数位的意义与作用,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做一做”在学生已有数数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分别一个一个、一十一十、一百一百地数数,用以突破学生数数时的难点。同时深化学生对计数单位的认识,再次感受十进关系。

例6的编排思路与例2类似,在数数的过程教学10000以内数的组成,同时注重数感的培养。其编排分为4个层次。其中前两个层次编排在教科书第197页。第一个层次呈现了问题和彩星图,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数很大,需要用较大的计数单位“千”来数数,培养数感。第二个层次让学生经历用计数单位千、百、十、一数数的过程,合起来是二千四百五十八颗星星,从而加深学生对计数单位的认识,体会到计数的本质——用计数单位来数并用加法相结合来表达。第198页编排的是后两个层次,第三层次是数直观结构化的小方块,使学生更直观地看到数的组成并表达出来;第四个层次让学生在更为抽象的计数器上表示出数,使学生对照小方块图,直观地看到各数位上数的含义,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培养数感,同时为后续教学做准备。

“做一做”第1题结合实际生活中直观结构化的素材,让学生用不同计数单位计数,并用加法相结合进行表达,加深学生对计数单位及数的组成的认识。第2题让学生借助计数器表示出数,再说数的组成,相对降低了练习的难度。因为计数器能直观地体现位值思想,表示出数位,为学生后面进行读数、写数积累基本的经验。

修订后的教材注重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在编排上体现了动作感知──表象──概念符号的认知过程,如:以数彩星的活动为起点,让学生充分地点数;在活动中深化学生对计数单位、计数方法的理解;再通过小方块、计数器逐步抽象,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数概念的形成过程,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认识计数单位“万”,掌握数的组成;难点是学会10000以内一个一个地数、一十一十地数、一百一百地数、一千一千地数,突破遇到拐弯时下一个数是多少,理解十进制,培养数感。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