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重难点突破(第6课时)-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100以内加法和减法...
首页>教学经验>心得交流>《100以...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重难点突破(第6课时)

2015-02-06

理解小括号的意义,能口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突破建议:

(1)一年级学生理解小括号的意义,离不开情境的支撑,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积累感性经验。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动态展示例题的情境;或采用直观操作的形式,先出示10个五角星,让学生先剪掉2个,再剪掉3个,提出问题,并让学生将条件与问题完整地说一说。既为学生学习新知提供研究的素材,又为学生理解运算顺序积累感性经验。

(2)引导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理解小括号的意义。在让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并用算式表征自己的解题过程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时,教师应结合“先加后减”的思路,引导学生围绕“10-2+3,能先算加法吗?”进行讨论,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以此让学生感受引入新符号的必要性;接着,让学生自己设计符号,表示出要先算加法;在交流、比较时,要强调先算加法;之后介绍小括号的书写方式,明确小括号的意义与作用。

(3)设计内容丰富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理解小括号的意义、作用。如设计对比练习“6+8-3与6+(8-3)”,让学生先说说“先算……再算……”,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计算;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鼓励学生用含有小括号的算式解决问题,帮助学生体会小括号应用的广泛性,提高运用小括号的意识和能力,并进一步加深对小括号意义的认识。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