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三-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比例的意...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三

2016-10-25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近段时间,我们接触了大量的比,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请每个同学在草稿本上任写三个比,并算出比值。

请一个同学读读他写的几个比。问:老师也写了一个比(大屏幕出示6:3),说说你的三个比中有没有可以和老师这个比做好朋友的?(说说理由)

每个同学找一找,你们有和老师比值相等的比吗?(教师板书)

同桌找一找,看哪一桌也找到了这样的一对好朋友?(教师板书)

二、学习探究比例的意义

1、观察黑板上的这几组比,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比值相等)

因为它们比值相等,我们可以用等号对他们加以连接,(教师在黑板上板书)

2、师:像这样的等式,我们给它取了一个新名字比例。谁能说说什么叫比例?

3、数学的语言是非常精练的,打开课本,看看课本中是如何定义的?(学生读,教师板书),教师阐述: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反之,如果是比例,就一定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

4、大屏幕出示教师写的另一个比,6:4,谁能为它配上一个好朋友,并写成比例。

5、练习:出示例1(大屏幕)提问,这列火车两次行驶的时间不同,行驶的路程也不相同,但这两次有没有相同的地方?我们能不能这个根据速度相同,写出一个比例。(交流)

6、大屏幕出示课本中的试一试:下面哪一组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手指表示)

7、师生小结:如果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最关键是看什么?

三、学习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比和比例有着密切的联系,你觉得它们有区别吗?

教师小结:比和比例的意义不同,比例中有两个比,有四个数;比是一个比,有两个数,两个比值相等的比能组成比例。

2、比有两个数,分别叫做比的前项和比的后项,那么比例的四个数也各有名字,叫什么呢?快速浏览课本67页,找到并读一读,然后把书合拢,看谁最先合拢课本?

教师检查学生对各部分名称的掌握情况,如果写成分数形式,还能说说各自的名称吗?

6:4=3:2 =

3 、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

(1)填数。老师这里有一个比例12∶□=□∶2,不过它的两个内项看不清了,想一想,这两个内项可能是哪两个数?(2)猜测。学生回答,教师在方框下面板书,如1和24,2和12,追问: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悄悄地说给同桌听一听。

(3)验证。大家猜测说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呢,还需要我们验证。

教师组织学生用黑板上的比例和各自写的比例进行验证。

(4)小结。其实我们的发现与数学家不谋而合,他们也发现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并且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5)如果比例写成分数形式,这怎么相乘?

(6)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的比例是否正确?(大屏幕出示)

(7)小结: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既可以通过计算比值来判断,也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

大屏幕出示:用你喜欢的方法判断下面的比例是否正确?

四、巩固提升

1、猜猜我是谁?(大屏幕出示)

2、选择题 :(大屏幕出示)学生用手指表示正确选项的序号

3、(1)小游戏:下面我们轻松一下,由你出题考老师,规则是:请你说出10以内4个不同的自然数,看老师能为能马上告诉你,它们是否能组成比例?(学生报数,老师回答)

谁能说出老师的秘诀?

(2)现在轮到我考你:3、4、6、8 4、6、7、9

(学生回答后让他说出判断理由)

(3)请你独立用3、4、6、8写比例,然后小组交流讨论,把最好的办法推荐给大家。

4、同学们知道,在一天的同一时间内,物体越高它在太阳下的影子也就越长,你能运用今天学习的比例知识,想办法算出我们学校旗杆的高度吗?

五、全课小结。

谁能整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六、布置作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认识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称。学会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组成比例。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及合作探究能力。

3、经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形成的过程,体会分析比较、归纳概括、验证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应用比例的意义或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