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图。
3.出示下图,转动图中的阴影部分,依次出现表示
[在前面两个层次练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水到渠成。教师翻图纸本出现各种图形,学生感到新奇,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饶有兴趣的讨论分析中,进行一步理解几分之几与几分之一的关系。其间,出现了有一定难度的第(4)、(6)图,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发展学生的智力。第3题,让学生看出知识的变化过程,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四层次:
1.连线。
(1)读出分数并说出里面有几个几分之一。
(2)举例说明意义。(如:猴王把一块饼平均分成8块,小猴子吃了其中的5块,吃了这块饼的几分之几?)
3.发散思维训练。
妈妈把一块生日蛋糕平均切成10块,胖胖吃了其中的4块,胖胖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
组织讨论:
(1)如果剩下的平均分给爸爸、妈妈吃,爸爸、妈妈分别吃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
(2)胖胖吃了这块蛋糕的
(3)如果你是胖胖,你是自己多吃些,还是让爸爸、妈妈多吃些呢?(生:让爸爸、妈妈吃多吃些。)
(4)你认为胖胖吃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就能让爸爸、妈妈既吃的一样多,又吃的多些呢?(生:胖胖吃这块蛋糕的
[这一层次的练习,不再出现直观的图形,而是让学生根据分数想象图形,进行连线、读数、举例说意义的练习,由具体到半抽象,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发散思维训练,充分挖掘了练习题的智力因素,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一题多练,练出深度,教学的层次高,效果好。题目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
三、课堂作业
教科书练习二十八第1~3题。
四、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