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01
收藏
1 第118页练习第1题答案
最佳答案:
解:如图19-2-39
作法:(1)坐线段AO=4,延长AO至点C,使OC=4 cm。
(2)过点O作AC的垂线l,在这条垂线l上截取OB=3 cm,OD=3 cm
(3)连接AB,BC,CD,DA,则四边形ABCD就是所求作的菱形。
理由:因为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所以四边形ABC是菱形。
点拨:也可以先由菱形的对角线长分别为6cm和8cm,求出菱形的边长为5cm,用尺规作出边长为5cm的菱形。
2 第118页练习第2题答案
最佳答案:
证明:如图19-2-40,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OB=OD,
∴∠CBD=∠ADB,
∵∠BOG=∠DOE,
∴△BOG≌ △DOE,
∴OE=OG,
同理可证△BOG≌ △DOE,
∴OF=OH,
∴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EG⊥FH,
∴□EFGH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 第118页练习第3题答案
最佳答案:
解:如图19-2-41作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 cm和4 cm的四个菱形,这个图形就是所设计的花边图案。
2012湘教版九上第二章《定义命题公理与证明》ppt复习课件
2016春湘教版数学九下4.1《随机事件与可能性》(第2课时)ppt课件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2.4《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ppt课件3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3课时)ppt课件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2.5《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第4课时)ppt课件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2.4《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ppt课件1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2.1《一元二次方程》ppt课件1
2016春湘教版数学九下第3章《投影与视图》ppt课件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第三章《图形的相似》复习课件ppt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2.5《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第1课时)ppt课件1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3.1《比例线段》(第2课时)ppt课件
2016春湘教版数学九下4.3《利用频率估计概率》ppt课件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3.1《比例线段》(第1课时)ppt课件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1.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ppt课件1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2.1《一元二次方程》ppt课件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2.5《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第1课时)ppt课件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2.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第2课时)ppt课件1
2016春湘教版数学九下第4章《概率》ppt课件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2.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第1课时)ppt课件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2.5《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第3课时)ppt课件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2.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第3课时)ppt课件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3.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ppt课件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2.5《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第2课时)ppt课件1
2016春湘教版数学九下4.2《概率及其计算》(第3课时)ppt课件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2.5《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第2课时)ppt课件
2014秋湘教版数学九上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ppt课件1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2.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第1课时)ppt课件1
2014秋湘教版数学九上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ppt课件
2016春湘教版数学九下4.3《利用频率估计概率》ppt课件1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2课时)ppt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