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01
收藏
1 第118页练习第1题答案
最佳答案:
解:如图19-2-39
作法:(1)坐线段AO=4,延长AO至点C,使OC=4 cm。
(2)过点O作AC的垂线l,在这条垂线l上截取OB=3 cm,OD=3 cm
(3)连接AB,BC,CD,DA,则四边形ABCD就是所求作的菱形。
理由:因为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所以四边形ABC是菱形。
点拨:也可以先由菱形的对角线长分别为6cm和8cm,求出菱形的边长为5cm,用尺规作出边长为5cm的菱形。
2 第118页练习第2题答案
最佳答案:
证明:如图19-2-40,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OB=OD,
∴∠CBD=∠ADB,
∵∠BOG=∠DOE,
∴△BOG≌ △DOE,
∴OE=OG,
同理可证△BOG≌ △DOE,
∴OF=OH,
∴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EG⊥FH,
∴□EFGH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 第118页练习第3题答案
最佳答案:
解:如图19-2-41作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 cm和4 cm的四个菱形,这个图形就是所设计的花边图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7.2 第2课时找规律(2)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2.2.3课时解决问题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2.1.6课时第4、5课时综合练习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2.1.3课时平均分(三)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3.1课时认识轴对称图形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3.4课时解决问题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8.5 第5课时认识图形(二)分类与整理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4.3课时解决问题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8.4 第4课时找规律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4.1课时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4.4课时第1~3课时综合练习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1单元测试卷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8.3 第3课时认识人民币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7.3 第3课时解决问题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5.1课时不含括号的同级运算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6.2.3 第3课时第1、2课时综合练习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2.1.4课时除法(一)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4.2课时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6.3.6 第6课时解决问题(2)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6.3.1 第1课时不退位减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7单元测试卷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6.3.4 第4课时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2.1.1课时平均分(一)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2.2.4课时第1~3课时综合练习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3单元测试卷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7.1 第1课时找规律(1)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1.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一)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6.2.1 第1课时不进位加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8.2 第2课时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加法课时练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