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01
收藏
1 习题6.7第1题答案
最佳答案:
解:列表如下:

从表中发现连续掷一枚骰子两次共有36种结果,其中“朝上一面的数字都是偶数”这一事件的结果有9个,
“数字之积是6”这一事件的结果有4个
∴P(朝上一面的数字都是偶数)=9/36=1/4,
P(数字之积是6)=4/36=1/9
2 习题6.7第2题答案
最佳答案:
解:画树状图(如图6-7-17所示)

从树状图中发现共有6种等可能结果,其中“两张纸牌分别写有‘1’和‘2’”这一事件的结果有2个;
“其中一张纸牌上写有‘1’”这一事件的结果有4个
(1)P(两张纸牌分别写有“1”和“2”)=2/6=1/3
(2)P(其中一张纸睥上写有“1”)=4/6=2/3
3 习题6.7第3题答案
最佳答案:
解:设两个正品分别为A₁,A₂,一个次品为B.画出树状图(如图6-7-18所示)。

从树状图中发现共有6种等可能结果,其中“两个球都是正品”这一事件的结果有2个,
∴P(两个球都是正品)=2/6=1/3
4 习题6.7第4题答案
最佳答案:
解:画树状图,如图6-7-8所示。

(1)共有6种不同的安排方案;
(2)P(A,B,C)=1/6;
(3)P(第1天游览景点A)=2/6=1/3
5 习题6.7第5题答案
最佳答案:
解:(1)1/3
(2)画树状图(如图6-7-19所示)

从树状图中发现共有6种等可能结果,其中“一黑一白”这一事件的结果有4个
∴P(恰好是“一黑一白”)=4/6=2/3
(3)列表如下

从表中发现共有9种等可能结果,其中“一黑一白”这一事件的结果有4个
∴P(恰好是“一黑一白”)=4/9
6 习题6.7第6题答案
最佳答案:
解:画树状图(如图6-7-20所示)

从树状图中发现共有9种等可能结果,其中“甲、乙恰好分到同一组”这一事件的结果有3个;“甲、乙恰好都分到A组”这一事件的结果有1个,
∴P(甲、乙恰好分到同一组=3/9=1/3;
P(甲、乙恰好都分到A组)=1/9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答案推荐
大家都在看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简单的单位换算》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不进位加》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方程的意义》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测量物体的体积》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不退位减》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分类》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退位减》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加法的估算》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进位加》数学教案
听课随笔 生动有趣的课堂在滋啦声中展开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容量和升》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的含义》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含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数学教案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字与信息》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连加》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等式的性质》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数学教案
审定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百分数(一)导学案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